近期,受寒潮天氣影響,蘇城室外最低氣溫只有零下6度,4-5級的西北風冰冷刺骨。當不少市民窩在家中享受團聚的快樂時,卻還有很多人在戶外寒風中堅守。在蘇州南環橋市場內,菜商們都穿著厚厚的棉衣,捂得嚴嚴實實,但依然擋不住刺骨的寒風。有的忙著整貨,有的忙著查單,有的忙著發貨,有的晚上顧不上吃飯,就靠冰冷的饅頭、餅子充饑......
小編蹲點市場,從新鮮蔬果的香氣和色彩里,用手機記錄下來他們的艱辛與不易,撿拾一個個像蘿卜、白菜、蘑菇一樣平凡又鮮亮的勞動者身影。
冬天無異是農批市場一個難熬的季節。對于冬天的菜商來說,人凍著沒事,蔬菜千萬不能凍著了。“人凍著能養好,菜凍壞了,就賣不出好價錢了。這個時候也不講啥好看不好看了,暖和最重要。”菜商說,“比人更嬌貴、更需要保暖的是蔬菜,大部分等待出售的綠葉菜都蓋上了兩三層棉被。”菜商們在低溫天氣里守候在菜攤前,一天最少7-8個小時,不只是自己養家糊口的生意,更是為讓百姓能吃上新鮮的蔬菜。
和商超相比,“經濟又實惠”是南環橋市場菜品最大的吸引力,但對于市民來說,逛菜市場的意義遠不止于此。當新鮮蔬果的香氣和色彩相碰撞,耳畔充盈著討價還價的喧鬧,這本身就構成了一幅令人血脈賁張的生活圖景。圖為蔬果零售攤,市民正在挑選蔬果。盡管賣蔬果的大叔大媽們很是辛苦,但市民們都很挑剔。
在南環橋市場,許多菜商既要批發又要零售,時不時還要客串搬運工的角色,并扛起日常經營、新客鞏固、老客維系等多項重活兒,實在是太辛苦了。
對于商戶們來說,菜市場的生活并不只有蔬果的鮮亮、收入的快樂,還有冬季嚴寒的難熬、夏季蚊蟲和悶熱,以及時時憂心的蔬菜價格、倉儲問題、物流運輸……但這一切的一切,喜怒哀樂都囊括在其中,構成了一幅寫實的生活圖卷。
對于商戶們來說,寒夜里的南環橋市場,和白日里的并沒有多大的不同。日復一日的生活,有歡樂、有困難、也有忍受和期盼。就像不同種類的蔬果一樣,酸甜苦辣咸,一起構成了生活的真實味道。
當太陽升起,這些從市場運出的蔬果,將成為千家萬戶餐桌上的美味。